眼下正在进行的两场重大战争清晰地反映了当前全新的安全形势:两年半前爆发的俄乌战争,以及大约11个月前开始的以色列对加沙的袭击。这两场战争都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。美国和欧盟都为乌克兰提供了大量武器支援,大大扩大了乌克兰的作战范围和军事能力。以色列对加沙的战争一直有成为区域战争的风险,虽然截至目前,这场战争对地区的影响相对较小,但这一情况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变化。最后,这两场战争目前都尚未展露出结束的希望。
这两场战争是当前全球安全局势的缩影,以最戏剧性的方式揭示了全球日益加剧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。是什么造成了眼下的局面?根本原因在于,美国日益衰落,同时美国承担由自身主导的全球秩序的意愿和能力也在不断下降。因此,各国越来越倾向于采取以往不会考虑的行动。如今以色列总统内塔尼亚胡可以随意横行,无视拜登的权威,在加沙展开战争。如果回到十多年前,普京似乎也不会发动战争。
正如我们所知,美国的衰落意味着全球秩序的溃散。我们可以预期,在可以预见的未来,这种不稳定和不可预测的局面还将持续下去,而且可能会持续更长时间。美国衰落最重要的表现是,美国表现出了对中国崛起的恐惧和抵制—这点世界其他国家都能清楚地看到和感受到。考虑到当前的局势,我们不妨回顾一下上一次霸权衰落的时刻:上一次霸权衰落发生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,当时英国无法再维持霸权地位,由英国主导的全球秩序崩溃,贸易战爆发、保护主义出现、货币集团形成、大规模失业蔓延,这一切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,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。
当前安全秩序还没有彻底崩塌—的确,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,眼下安全局势还远没有发展到最糟糕的地步(但它正朝着这一方向滑落)。美国如今显露出了把一切视作国家安全问题的趋势。美国开始越来越认真地把中国工业的全面崛起视作对美国的威胁。随后,中国的出口也被视为国家安全问题。美国认为需要对中国征收更高的关税,乃至完全禁止中国对美国的出口。例如,拜登政府即将对中国起重机征收25%关税。这不仅是出于经济原因,还因为(拜登政府担心)它们可能被用于秘密监视。自由贸易的时代结束了。无论是真实存在的安全威胁还是臆测的安全威胁,用于应对安全威胁的经济措施很可能成为美国经济政策的主旋律。而这将进一步削弱美国为全球化所付出的努力。
“一举两得”的想法是导致经济政策同时被用作安全政策的另一个主要原因。美国现在经常以“保护国家安全”为由,禁止向中国出口高科技产品,例如半导体、无人机、量子计算技术和自动驾驶技术。从最复杂的产品到相对普通的家用产品,技术—或许我们可以称之为技术化—对于越来越多的产品而言越来越重要,因此各种各样的商品都有可能被套上“安全”的帽子,受到勒令禁止。这助长了一种偏执、怀疑和恐惧的氛围。
冷战和麦卡锡主义时期,我们曾经历过类似的局面。当时也有类似的表达,即“床下的红色分子”(Reds under the Beds)。那时候,你至少只要看看床底下就行。而现在,几乎每户人家都有可能拥有带芯片的物品,而且可能有很多。这样一来,搜寻包含恶意的芯片就成了一项永无止境的工作,远远超出了凡人的能力。你可能认为我在开玩笑,但不久之前,英国一位所谓的中国专家为一家严肃的国防机构写了一份报告,报告中指出:你冰箱或电视里的中国芯片可能正在监视你,并收集信息传回北京。这份报告结合了有关安全的恐吓言论与流行文化,试图利用普通人的无知和非理性恐惧。随着中国电动汽车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道路上,我们可以预料到这种恶意揣测会如潮水般涌来。这些电动汽车搭载着最新的技术和无数芯片,不亚于移动娱乐中心,甚至搭载了自动驾驶技术。
此时此刻,对安全的盲目痴迷反而导致了不安全,猜疑和破坏压倒了相互尊重和对友好关系的追求。我们不能让安全吞噬基本的人性。最终,人性取决于信任和善意。我们需要的是平衡,我们既要认识到危险和威胁,也要认识到人类共存和尊重其他民族的需要—无论他们生活在哪里,无论他们的传统和文化如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