荣鹰 四川大学文科讲席教授、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
当前,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,国际安全形势复杂严峻,不确定性、不可预测性因素明显增多。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,为破解层出不穷的安全难题、维护全球和平稳定、构建持久和平的世界提供了中国方案,贡献了中国智慧。公共安全事关民众安全福祉和发展稳定大局,推动落实全球安全倡议,深化全球公共安全合作对话,有利于完善全球安全治理体系,构建全球公共安全共同体,携手共建持久和平的、共同繁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。
变乱交织的世界,复杂严峻的挑战
世纪之变、时代之变、历史之变背景下的国际安全形势严峻复杂多变,大国竞争、地区冲突、气候变化和新技术革命,深刻影响国际安全格局,国际安全呈现多种挑战叠加交织的复杂态势:
一是美国坚持奉行霸权战略,加剧大国竞争对抗风险。美国为维护全球霸权地位,突出冷战思维,大搞集团政治和阵营对抗,引发新一轮大国战略竞争。美国无视其他国家正当合理安全关切,坚持谋求绝对安全,破坏全球战略平衡,致使世界更加动荡不安。
二是多个热点问题延宕共振,外溢影响和冲击升级扩散。乌克兰危机爆发已经两年半多,战事不断扩大升级;巴以冲突马上就要一周年,至少已有4 万多平民死伤,冲突引发巨大人道主义灾难,加大中东爆发全面冲突风险,加剧全球能源和粮食危机。
三是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挑战交织,安全威胁的联动性、跨国性突出。在大国竞争加剧背景下,恐怖主义、毒品走私、电信网络诈骗等跨境犯罪活动呈现新变化;气候变化、新冠疫情凸显非传统安全挑战,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革命在推动社会进步同时带来新的挑战,国际安全领域面临的新挑战、新风险前所未有。
四是安全的内涵和外延进一步扩大,发展与安全内在张力更加凸显。国际安全形势新变化、新风险、新挑战,叠加大国地缘政治竞争,加剧发展问题泛政治化和泛安全化。美西方打压遏制中国等新兴大国,采取“小院高墙”“去风险”等手段,冲击全球产供链安全和稳定,全球南方国家发展外部环境更加复杂。
国际安全局势复杂变化表明,世界正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,各方面临复杂的安全困局。和平、发展、合作、共赢大势并未根本改变,但国际安全治理赤字不断加重。有效应对当前全球安全困境,不仅需要改善国际安全治理体系,更在呼唤新思想、新理念、新动能。
全球安全倡议——走出安全困境的“指南针”
2022 年3 月,习近平主席从全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福祉出发,提出全球安全倡议,强调人类是不可分割的安全共同体,倡导以团结精神适应深刻变化的国际安全格局,以共赢思维应对复杂交织的安全挑战,为消弭国际冲突根源、携手应对动荡变化的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。
全球安全倡议既是重大理念,也是行动方案。倡议提出以来,中方发表了相关的概念文件和进展报告,深入阐述倡议的丰富内涵和重要原则,以及推进落实倡议的重点合作方法和重大举措。中国表示全球安全倡议是开放包容的倡议,对一切有助于维护国际和地区安全的行动持开放态度, 愿同各方努力寻找合作最大公约数,包括在联合国、上合组织、亚信会议等多边机制框架下开展倡议合作行动。在近期召开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,中国与非洲还就帮助非洲提升自主维护和平稳定能力,推动全球安全倡议在非洲落地,达成了广泛共识,制定了具体行动方案。
全球安全倡议是中国为全球安全治理提供的重要公共产品,它超越了西方传统的安全观念,为解决国际安全挑战、走出安全困境提供了新的路径和方案,得到了国际社会广泛认可和支持,已成为国际安全领域重要的共识。
公共安全是现代化国家治理中的重大问题,事关各国社会安定和民众福祉。良好的公共安全,也是国家安全的有效保障。当前,全球化加速演进,公共安全的全球性特征愈加突出。自2015年以来,中国积极倡导“合作促安全、安全保发展”的全球公共安全合作理念,积极推动和开展全球公共安全合作对话交流。今年9 月,2024 年全球公共安全合作论坛(连云港)成功举办。论坛发表了全球公共安全合作概念文件等会议成果,就进一步加强和深化全球公共安全合作交流凝聚了重要共识,不仅推动了全球公共安全合作,更彰显了全球安全倡议的时代价值和世界意义。
坚持共商共建共享,携手打造全球公共安全共同体
加强全球公共安全合作对话,推动全球安全治理体系改革,打造更加公平、合理、高效的全球公共安全共同体,是落实全球安全倡议、构建普遍安全和持久和平世界的重要路径。
首先,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,倡导人类是不可分割的安全共同体理念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,坚持生命至上理念,不断加强安全理念交流,加强政策沟通协调,提升安全合作效能。加快落实全球安全倡议,依托高质量共建“一带一路”,探索建立全球公共安全合作伙伴关系,打造公共安全合作示范区。
第二,坚持开放包容,打造全球公共安全合作机制平台。在各方共同努力下,全球公共安全合作论坛(连云港)已经是全球公共安全领域的重要合作平台和机制,论坛倡导的“以人为本”的重要理念和“合作促安全、安全保发展”的指导思想,以及打造全球公共安全共同体的目标,越来越成为国际社会的重要共识。要不断提升论坛的影响力,加大与其他安全对话机制对话交流,为推动全球公共安全合作提供更多新思想和新方案。
第三,坚持多双边并举,不断完善全球公共安全治理体系。要坚定支持联合国在全球安全治理中的核心作用,坚持尊重各国主权、不干涉别国内政等重要原则,不断深化政治互信,积极总结网络、数据、生物、反恐、公共卫生、人工智能等领域安全治理经验,深化和充实国际执法合作交流,探讨建立全球公共安全合作交流的规则、规范,重点就维和、反恐,以及应对气候变化、灾害预防和减灾、数字治理和打击跨国犯罪等领域开展合作,不断完善全球安全治理体系建设。
第四,统筹国内与国外、发展与安全,构建多方参与的全球公共安全合作新格局。坚持公共安全共同体理念,加强公共安全治理经验交流和互学互鉴,鼓励支持民间力量参与公共安全治理,推动打造政府主导、社会组织、企业、社区等多元参与的网络化公共治理框架。更好统筹发展与安全,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,坚决反对借安全问题损害他国的发展权利,切实增强民众的获得感、安全感。
第五,坚持合作共赢,着重提升全球南方维安能力和水平。高度重视全球南方在全球安全治理体系改革的重要作用和合理诉求,充分发挥金砖、上合组织、东盟、澜湄合作等国际地区、次区域组织作用,不断加大投入,深化双多边安保和执法能力建设合作,加强对发展中国家公共安全领域人员培训、装备合作研发,以及联合演训和执法活动,全方面提升维护公共安全的能力和水平,携手共建普遍安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。
(转载自《现代世界警察》杂志2024年10期“全球公共安全合作论坛(连云港)2024年大会专刊”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