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党委副书记 刘宇鹏
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期待与所有伙伴院校并肩前行,深化互信互利、挖掘合作潜力,推动全球警察教育机构的交流机制构建、教育资源分享、人才培育模式创新,实现更深层次、更高水平的共商、共建、共享。
中国友谊促进会副秘书长 赵润林
希望各位嘉宾能够通过本届论坛进一步增进互信、深化友谊,不断推动警务交流合作向更深层次、更高水平发展,共同提升维护公共安全的能力水平。
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副局长 王文超
中国公安机关呼吁各国执法机关在此前合作基础上,进一步深化合作交流,形成更大合力,共同严厉打击网络违法犯罪活动,保护公民合法权益,维护信息网络安全。
澳门保安部队高等学校校长 黄子晖
身为警务人员,必须察觉自身的职责和社会息息相关,因此需深入认识社情、民情、国情和世情,“厚植家国情怀,锤炼过硬本领”,了解社情民意,有助于执行好职务,并培养世界视野和始终保持服务社会、服务人民的热情,锻炼成为能担当重任的栋梁之才,为国家繁荣和安稳贡献力量。
香港警察学院院长 陈绮丽
面对数字化带来的前所未有的风险,香港警务处致力于与各位携手合作,集思广益,迎接挑战,把握科技进步所带来的巨大机遇。
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党委副书记、校长 吴立志
数智赋能警务,为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开启了一扇新的大门,也为我们构建警务人才培养新范式、建设执法合作共同体提供了无限可能。让我们拥抱数智警务新模式、培养数智警务新人才、开拓国际警务执法合作新天地,努力为更高水平平安中国建设和全球安全治理贡献智慧和力量。
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党委委员、副院长 于群
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愿意与各国警察院校一道,共同构建警察教育国际合作新载体新机制,共同构建全面、务实、包容的伙伴关系,为建设一个安宁和幸福的人类社会作出警察教育工作应有的贡献。
广东警官学院党委委员、副校长 沈晓敏
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公安部联合科技部部署推进科技兴警三年行动计划,构建公安战略科技力量体系,完善公安科技人才梯队培育体系。公安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,必须积极响应这一战略号召,加大力度培养复合应用型智慧警务人才。
(转载自《现代世界警察》杂志2024年10期“全球公共安全合作论坛(连云港)2024年大会专刊”)